《大學》說:“定而後能靜,靜而後能安,安而後能慮,慮而後能得。”隻有心靈達到寧靜、安穩的境界後,人才能夠洞察萬物之規律,這時考慮問題才能周詳,處理事情才能完善。也正如王陽明所勸誡的:放松你的心,你充盈的“天理”立刻就會出現在眼前。
心靜,或指為人處世、待人接物、幽居獨處時的一種自然、平和的心態。靜可觀變,靜能制動。而煩躁則失態,躁動則生亂。炎熱的夏天,需要靜,心靜瞭,自然涼。
炎炎夏日,人是很容易急躁的,心裡的怒火是隨時可以被外界的一點點小事給激發出來的,所以需要冷靜,也必須冷靜,隻有冷靜才能把事情做好。在浮躁的社會中,可能有許多事都會讓你心煩,但你得時刻提醒自己,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,不要隨波逐流。
炎炎夏日,一個人全身心地投入到靜的狀態,實際上就是一種修煉自我的狀態,是個人品性修養、意志磨礪與心理能量積累的過程。天長日久,自然而然身上的寧靜之氣就會越來越多,浮躁之氣就會越來越少。
三伏已至,在古代,人們認為伏日是惡日,不宜出門做事,所以應該閉門在傢,“伏”藏起來。在整個三伏期間,宜伏不宜動。用古人的話說就是:“長夏少人事,官閑簾戶深。”,養生不如養閑真。在三伏天獲得清涼的最佳選擇就是閑情。
在流火的伏天,隻要秉持一種心靈的清凈,養好靜氣、閑氣、雅氣、和氣,遠離物欲,擱淺糾結,你會是發現夏天也會這般清涼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